
大寒到顶点,日后天渐暖
今天(1月20日)
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
近年来,茶文化逐渐受到年轻群体的关注和喜爱。在都江堰市龙池镇的山间便隐藏着一间名为“屿江山房”的茶室。透过茶室二楼的大窗户,可以俯瞰整个都江堰,一窗一景,山水尽收眼底。
正是靠着融于千年古堰山水间的自然氛围感和独特的中式审美,这间可望山见水的茶室成为国粹与生活方式集合的“新生”,也成为被年轻人“捧”起来的消费新场景、文化新空间。
茶室就建在半山坡上,一栋两层的小洋楼掩映在半山的绿意中。推开门,茶室主理人邓莉莎热情地迎了上来。进门处的一张大木桌上摆放的是她从各地淘来的盛茶器皿与线香,艺术性与质感兼具。
邓莉莎说,这些“宝贝”和这间茶室一样,都是她想与大家分享的审美与趣味所在。“我毕业于四川美院,也许是因为学艺术的原因,我对传统文化特别有兴趣,也乐于把中式审美同大家分享。所以,我才萌生了要打造一个茶文化新空间的念想。” 既要有国风的细腻感,周边的自然环境还得与饮茶的静谧相契合,邓莉莎心中最佳的选择便是都江堰。
如邓莉莎所言,这座两层小楼将茶饮功能与空间美学结合,180平米的空间承载了茶客们的体验,也成为她进行中式审美和茶文化传播的载体。跟着女主人在茶室内外转了一大圈,小编感受到了满满的用心与诚意。
茶室内外充满了现代风与古风的碰撞感,以极具视觉冲击的现代方式表达传统茶文化的创新形象,大到门头设计,小到桌椅摆放陈列和空间布景,处处皆是细节。一楼和二楼的大厅透着现代简约的装修风格,包间内则呈现的是中式情调。
“大厅内的装饰和桌椅配置比较偏现代风格,但也穿插摆放了条案、二联柜这样的明清古董家具。两个包间内的陈列则是完全按照我个人喜欢的中式风格来的。比如,包间里的黄花梨嵌大理石八仙桌,是我收藏了十几年的藏品。结合当地淘来的一些川工老家具实现南北工艺混搭,希望能给客人营造沉浸式饮茶体验,在这样的空间内感受中国传统茶文化氛围。” 主理人说道。
依山而建,靠水而居,还透着别样中式情调的“屿江山房”就这样成功出圈了。在邓莉莎的心里,诗和远方还离不开一杯有故事的茶。除了强化消费者的体验感外,她还在为打造喝茶、品茶、茶文化交流的“沉浸式体验”努力着,“我希望能结合现代都市人的审美喜好和消费习惯,重新定义茶馆、茶室空间的视觉风格和功能体验,与都江堰的城市历史文化气质相结合,为现代消费群体带来全新的茶文化体验。将茶文化以新颖、时尚的方式进行传播,让年轻群体乐于去接受和传承。”
以现代审美传播茶文化,以现代视角发掘传统美,邓莉莎说,她会继续怀着这颗初心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