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平文化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今天,我们还可以把视野放得更宽更广,和平不止是国与国、地区与地区、家庭与家庭,人与人的“友好交往、共享和平”,它还应该包括人与自然和万物的和谐相处,比如人与动物、人与植物、人与山岳、人与河流、人与大地、人与气候都应该和谐共荣。
此时此刻,我们在都江堰这片拥有悠久历史积淀,厚重底蕴和2836种高等植物、1086种陆生野生动物与人和谐共生的土地上,探讨和平友好文化是最不“违和”的。
都江堰拥有和谐共荣的自然本底
巴斯虽然生活在当代。但是800万年前,巴斯的祖先们就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与很多大熊猫栖息地不同的是,都江堰处于横断山北段川西高山峡谷这一世界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内,不仅是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带,中国西部两大地形阶梯的转折点,也是大熊猫分布的中心地区之一,更是熊猫先生和女士们交配的“天然走廊”,大熊猫这个物种能传承至今,巴斯精神得以传播世界,都江堰功不可磨。今天,位于都江堰的两个熊猫科研基地,为大熊猫幸福生活的延续和巴斯精神的弘扬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都江堰拥有和平文化的厚重积淀
世界大同在于“和”!都江堰人不仅是青山绿水的守护者,一心一意保护好熊猫家园,守护好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同时也非常重视“和”文化的建设。
2200多年前,李冰建堰时,遵循的是“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生态观;1800多年前,张陵创道时,遵循的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发展观,人们尊重自然、关爱万物、保护熊猫、向往和平的风气延续至今,2000年救治大熊猫“遗宝”,2005年救治大熊猫“盛林1号”就是都江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动写照。
都江堰拥有和平往来的通畅路径
尽管都江堰位于中国西南内陆,但它却不是一个封闭的城市,在秦汉甚至更早,都江堰就已经有了与世界和平往来的通道和路径。
向北:通过剑门蜀道踏上北方丝绸之路;向西:发源于都江堰的松茂古道本身就是北方丝绸之路河南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向南:有南方丝绸之路可以抵达东南亚及西亚;向西南:发源于都江堰的花坪老泽路直接接续南方丝绸之路;向东:从岷江水道出发,接入长江可以踏上海上丝绸之路。今天,都江堰位于成都半小时经济区,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捷发达,与世界人民和平往来更加方便与快捷。
都江堰拥有和平交流的历史渊源
都江堰对外交流历史悠久,至早可追溯到秦汉,隋代高僧道仙从康居国(今乌兹别克斯坦)来都江堰竹林寺弘扬佛法,唐代都江堰高僧明远法师曾远赴斯里兰卡传播文化,唐代印度高僧阿耆多尊者在我市修建灵岩寺,元代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清代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日本诗人僧松涛、英国旅行家伊莎贝拉·伯德、日本学者山川早水、英国植物学家威尔逊、美国学者W·E·盖诺、德国建筑师恩斯特·柏石曼、美国著名地理学家张伯林、美国著名冶金学家路得·那爱德都曾来此考察,现当代法国著名诗人维克多·谢阁兰、美国摄影家西德尼·戴维·甘博、美国著名学者费贾德、英国著名学者作者李约瑟、加拿大著名学者文幼章、瑞典著名汉学家马悦然、德国著名学者傅海呐、法国著名汉学家戴思博、德国著名汉学家顾彬等都曾来此文化交流。包括今天在座的诸位,都是都江堰和平交流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都江堰拥有和平建设的发展潜力
今天的都江堰,是中国唯一、世界罕见的“三遗之城”,都江堰、青城山、大熊猫,这三大享誉全球的世界遗产品牌,就是都江堰行走于世界和平文化艺术殿堂的“国际通行证”,而且,它们本身就是美轮美奂的艺术珍品,它们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独特的魅力还将激发广大热爱和平,珍视友谊的艺术家们的创作灵感,为大家带来艺术的滋养。
今天,都江堰的“朋友圈”涵盖世界五大洲,与国际城市在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领域多方面交流与合作,友城数量和交往能级位居四川省成都市之后,在全省183个区(市)县中排名第一,是名副其实的“天府国际会客厅”。目前,我们正在全力建设中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我们将通过70万人的积极努力,推动和平文化的国际传播和影响力提升。